|
人工岛的家 |
|  |
 邱玉祥正在给油井维护保养。
 尚蕊蕊正在进行试样化验。
 两个孩子在看北京冬奥赛事转播。
 夫妻俩在厨房忙碌午饭。
 给孩子讲石油的故事。
 一家人在一起过年。
 冀东油田南堡5号人工岛。邱玉祥一家
|
□ 杨军 周利
农历虎年春节是邱玉祥和尚蕊蕊夫妻在井场度过的第7个春节。自2014年来到冀东油田南堡5号人工岛后,邱玉祥和尚蕊蕊便把家安在了井场,一干就是8年。
大年初一早晨7时,邱玉祥和尚蕊蕊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开过晨会,邱玉祥便和同事开始了农历新年的第一次巡检。
邱玉祥和尚蕊蕊是南堡5号人工岛的驻井工,属于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第五工区,邱玉祥的岗位是采油工,尚蕊蕊则是集输班的化验工。
年前的一场大雪,让井场仍存留了许多积雪,踩在“吱吱”作响的积雪上,邱玉祥有一种被“迎接”的仪式感。邱玉祥所在的采油班组管辖油水井120多口,巡查、取样、维护保养,一趟井巡下来费时1个多小时。每天4个小时巡一趟井,即便是除夕、初一也不例外。夜晚,便成了邱玉祥一个人的世界,120多口井全靠他一个人巡护,月影星光下,邱玉祥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寂寞。
“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39岁的邱玉祥始终忘不了曾经历过的艰苦岁月。2014年那年,尚蕊蕊怀二胎,当时邱玉祥一家住在5号人工岛的最南端,那里地势低洼,一下雨板房周围变成了汪洋一片,每天出门巡检,邱玉祥都要趟过到膝的水。既要看好井,又要照顾挺着大肚子的媳妇,那阵子,邱玉祥没少受累。“那阵子,生活用水都成了问题,每天都是在水里、泥里打滚!”
由于要加密处理油样,尚蕊蕊中午顾不上回井场的家做饭,在告知丈夫后,她将加热脱水电极插入量筒试样中缓慢搅拌,开始了一个接一个试样的化验。70多个样,5分钟化验一个,在化验室里,尚蕊蕊在不断重复中慢慢度过一天的时光。
这个春节对于邱玉祥和尚蕊蕊夫妻俩来说是团圆的春节,两个儿子都在身边,尽管家在井场,尽管家很狭小简陋,但却很温馨。邱玉祥和尚蕊蕊夫妻俩的老家在甘肃庆阳,离唐山1300多公里。外出打拼,年幼的孩子便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2019年,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身体不好,邱玉祥夫妻俩便把孩子接到了身边,也让井场的家充满了“人间烟火”。
尚蕊蕊做得一手地道的家乡菜。年夜饭,孩子们吃上了家乡的“蒸鸡肉”和“油泼面”,也拉近了与千里之外家乡的距离。17岁的老大邱鹏程很懂事,学业之余能帮父母很多忙,也顺带照顾7岁的弟弟。小儿子邱鹏宵聪明好动,一天到晚闲不住。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两个孩子有事干了,每天雷打不动的收看冬奥赛事转播,成了北京冬奥的“冰丝”。
春节过完,孩子们也开始准备开学季。两个孩子都在离5号岛不远的曹妃甸学校上学,工作、生活、学习,这对于人工岛上的邱玉祥一家来说,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闲暇之余,邱玉祥和尚蕊蕊会带着孩子去井场边散步,给孩子讲有关油井和抽油机的知识,“驴头”“光杆”“盘根盒”......这些石油的术语,也深深刻印进了孩子的脑海里。
“希望新的一年里油田蒸蒸日上,我们工作顺利,家人健康平安!”面对2022年,邱玉祥和尚蕊蕊的愿望朴实无华,却充满希望。但愿这个人工岛的“家”,幸福安康!春暖花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