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工艺实现产能“三连跳” |
|  |
 技术人员查看产品质量。
|
□ 谢文艳
——大庆石化塑料厂提质增效纪实
2月17日,根据塑料产品分排号边际贡献对比分析,大庆石化塑料厂高压二装置迅速调整生产方案,及时优先排产2426H产品,切换转产2420D产品。1月,大庆石化塑料厂生产聚乙烯产品11.82万吨,超过原计划产量目标,赢得精彩开局。
大庆石化塑料厂着力强创新、促转型,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特色,突出创新驱动。2021年,塑料厂聚乙烯8条生产线6套装置中,有4套装置创出历史长周期运行纪录,两套高压装置再次刷新国内同类装置最长运行纪录,聚乙烯产量连续3年,从126万吨、128万吨,迈上132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能“三连跳”。
攻坚啃硬
解决瓶颈问题
大庆石化塑料厂具有新老装置并存、生产工艺复杂、转动设备和连锁点多等特点,尤其是面对乙烯高罐存和大检修周期拉长等实际情况,如何攻克生产难题、解决技术瓶颈、排除设备隐患、保证装置长周期安稳运行,成为科技攻关的重要课题。
2021年,大庆石化塑料厂积极组织,由生产科、技术科和机动科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对设备“疑难杂症”进行攻关,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8项攻关课题,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全密度一装置高难度牌号产品经常发生结片停车,攻关组通过对历次开停车的总结分析,从高活性催化剂这一关键点入手,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成功解决了该牌号产品结片停车问题,实现了无装置波动、无物料损耗、无结片产生的历史突破。
释放产能
技术优势凸显
聚乙烯装置是大乙烯的配套装置,伴随着四次乙烯工程建设而诞生。从当初的成套引进进口设备到后来的设备国产化,大庆石化塑料厂技术创新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
低压装置生产的QL505P粉末大包装产品是制作塑钢门窗的主要原料,不但在华北、华东市场很受欢迎,而且还远销到韩国。2021年,QL505P产品产量达到8.6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起初,该产品包装线在室外,员工作业环境艰苦,用叉车运输产品路途又远,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生产运输则更加困难。大庆石化塑料厂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对该产品包装线进行技术改造。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室内包装线建成投产,员工作业环境不但得到改善,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
线性装置产能小,近几年一直作为新产品开发装置,先后开发生产重膜、地热管等多个高端牌号产品。但由于造粒工段设备存在静电大、物料易结块等技术难题,生产量难以提高。造粒工艺是线性装置生产聚乙烯产品的“核心”环节,为了提升装置的产量和效益,塑料厂充分挖掘现有装置和设备潜力,经过技术人员9个多月的攻关,将造粒、颗粒输送、粉料输送环节的三大进口机组,全部更换为国产机组,实现放量生产高端牌号产品,让装置真正“吃饱”。2021年,线性装置生产聚乙烯树脂产品8万吨,比2020年增加1.7万吨。
创新科技
深挖创效潜能
新春佳节,塑料厂全密度联合车间管理人员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奋战在生产岗位。去年四季度,这个车间实现了冷凝态高负荷生产80天安稳运行、生产高难度牌号产品DGDB4506和攻克技术难关实现牌号连续切换,新年伊始,这个车间又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冷凝态工艺生产技术,助力生产“开门红”。
“优化工艺技术路线、降低消耗、提高产量”则是塑料厂贯穿始终的不变追求。作为线性装置和全密度一装置流化床生产工艺创新的“黑科技”,冷凝态技术是通过增加异戊烷的加入量,提升反应器的散热能力,从而提高装置的生产负荷。低压装置运行30多年来,一直采用停车切换方法切换产品牌号,每次开车都需要十几个小时。3年前,塑料厂通过不断优化工艺路线,终于在2021年实现了连续切换13次产品牌号的目标,平均每次增加产品150吨,年增加聚乙烯树脂近2000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