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冀东油田储气库累计注气突破1亿方

冀东油田堡古2储气库施工现场。 杨军 摄

    本报讯 (记者 杨军 通讯员 王锐) 截至2月8日,冀东油田南堡1-29、堡古2储气库累计注气达10957万立方米,突破1亿立方米,为油田转型升级和提升京津冀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冀东油田储气库是国内首例油藏改建储气库,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后流体分布复杂,建库难度相当大。该储气库建设以来,冀东油田各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高效推进南堡1-29、堡古2储气库先导试验,同步加快可行性研究,超前启动南堡1-32、南堡1-5区块等重点建库目标前期评价。同时,紧紧围绕油藏建库瓶颈难题,强化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了油藏评价建库、原位地应力测试、四维地质力学模拟等八大技术系列,创造了中国石油储气库从开建到注气的最快速度,形成了两大油气藏建库新模式,实现了高效安全注气。建库一年来,该储气库累计投运压缩机12台,建成日注气能力为190万立方米的注气系统,具备了日采气30万立方米的调峰能力。

    实现效益、高效建库。冀东油田优化井筒完整性检测工艺,建立评估技术思路与标准体系,对老井可利用类型进行分级评价,形成分类原则及标准,制定了风险识别与管控措施,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老井资产,两个储气库老井利用率均超过70%,位居国内先进行列,大大提高了建库效益。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针对气藏、油藏实施“分压注气、分区域控制”措施,方案获批后42天实现注气,创造了中国石油最快注气速度。

    为提高单井注采气能力,冀东油田积极开展大尺寸水平井、定向井优快钻完井技术先导试验攻关。通过开展大尺寸井身结构优化、井眼井壁稳定及优快钻井技术、深层高温固井技术及水泥环完整性评价、抗160摄氏度高温韧性水泥浆体系筛选等研究,形成了大井眼井优快钻完井技术;通过精细优化水平段轨迹设计,强化水平段现场跟踪与精准制导,实现了新钻井高效高质量完井,达到了建储需求。其中,南堡1-29气库平1井连续钻遇500米优质砂岩储层,最高日注气量118.8万立方米/日,试井结果最大注气能力超200万立方米/日。

    攻克疑难处置井瓶颈技术,夯实注气本质安全。通过技术攻关,冀东油田初步形成疑难井处置关键技术系列,解决了建库瓶颈难题。先导试验无源磁导向的“落鱼型”“水泥塞型”侧钻裸眼重入技术,实现了侧钻裸眼井有效处置,深斜井复杂落物打捞技术,为今后储气库复杂老井处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海上井口寻探与恢复技术,开创了海上废弃井井口寻探的先河,填补了冀东油田此项领域施工的技术空白,为海上弃置井处置探索出有效途径。该油田建立了40口单井井筒完整性控制要点图版,明确了储气库相关井三环空压力管理目标和工作要求,为储气库安全生产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