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吉林油田首月扭亏为盈
    本报讯 (记者 刘泓波 梁立志) 2月4日,从吉林油田传来消息,这个油田1月实现利润超过1.6亿元。这意味着经过7年艰难跋涉,吉林油田上市、未上市业务全面扭亏。

    吉林油田属“三低”油藏,品位差,油井日均产油仅0.6吨。由于优质资源发现难、效益产量稳定难、不良资产处置难、成本控制难等难题,导致油田连续7年亏损。面对挑战,吉林油田深化改革,以决战决胜的奋进姿态,努力释放万众创新创效活力。

    油水井是吉林油田占比最高的资产。化解油水井低产低效的矛盾,是解决“资产矛盾”的关键。在开发管理上,吉林油田推进工程技术队伍市场化,2015年以来,百万吨产能建设成本降低30%。

    深化老区挖潜,打造缝网等特色压裂技术。吉林油田每年增加经济可采储量50多万吨,储采平衡系数由负值提升到1以上。实施精细注水,自营区连续5年综合含水率未上升,创历史最好纪录。勘探上,创新烃源岩内找油思路,致密油气勘探取得突破。2021年,在德惠断陷整装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实现了当年探明、当年建产。

    在控制成本上下功夫。吉林油田自主开发油气折耗测算模型,“一区块一策”降低操作成本,仅2021年就降低油气折耗6.6亿元。建立无效井评价模型,对油田2.5万多口井逐一找出盈亏平衡点,使1571口无效井现身。“一井一策”治理无效井,创效8000万元。2021年果断关停500多口无效井,止住“出血点”。

    通过完善油田内部劳务市场、深挖内部用工潜力、拓展社会化安置渠道等措施,吉林油田解决人员多与人均创效能力低的矛盾,外闯市场员工达4400多人。

    2021年以来,吉林油田围绕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战略布局,拉开高质量发展新序幕。在增储上产原油的基础上,稳定油田本地天然气产量,加快挺进川南页岩气步伐,计划“十四五”末年产气50亿立方米。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推进风、光、地热多能融合发展,形成低成本特色建设模式。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