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十四五” 开局谱新篇 |
|  |

|
□ 王贺尧 李国臣 党勍
——济柴动力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2年已翻开崭新一页,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简称济柴动力)用飘红的业绩向“十四五”开局交上了满意答卷。2021年,济柴动力坚决贯彻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奋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动力装备服务公司。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对济柴动力干部员工求索奋斗、拼搏进取的丰厚回报。
稳健开局 攻坚克难中交出满意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与市场需求疲软不振,成为摆在各装备制造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诸多挑战,济柴动力保持战略定力,以“智能、绿色、服务”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为抓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为发展引擎,强化市场营销,聚焦生产经营,狠抓科技创新,在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动力装备服务企业中不断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全年预计净利润、“两金”压控率等均完成中国石油集团下达的考核任务目标,进一步巩固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中国石油集团党组的决策部署,得益于支持和服务板块的统筹协调,得益于工程和物装管理部的关心指导,得益于济柴动力员工的奋斗拼搏。”济柴动力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杰向记者表示。
这一年,济柴动力攻坚克难、稳健开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以实干促实效,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和高质量发展“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全力以赴 市场开拓中实现增收创效
扬帆“十四五”,济柴动力大力实施油气产业链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一体化、营销服务一体化,以构建国内国际市场同步发展的市场格局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严格按照项目节点要求,全力保障项目验收,为在海外市场叫响中国石油装备品牌作出贡献。”济柴动力“大机”项目海外业务负责人孙雪江对记者表示。用于尼日尔二期Dibeilla电站项目的260大功率燃气发动机进行工厂验收试验。该系列燃气机开创了济柴“大机”海外市场批量化应用先河,为提升国际化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托中国石油国际资源,济柴动力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济柴动力克服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因素,全年收入同比增长52.3%,其中压缩机中标坦桑尼亚天然气处理厂增压改造项目,实现了海外高端市场“零突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10月22日,以济柴270船用发动机为主动力的3艘6000马力拖轮,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产品码头正式交付使用,进一步夯实了济柴“大机”在国内船机市场的根基。2021年,济柴动力研发推出的270船用发动机,在大功率船机市场销售13台,形成了国内市场创收创效新的增长点。此外,济柴动力依托配件直供、远程诊断、机组维保等手段,积极推进服务型制造,全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9%。
这一年,济柴动力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市场营销“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内外市场多向发力,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宽了高质量发展空间。
顺势而上 生产制造中推进智能升级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企业,离不开一流的制造水平。这一年,济柴动力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为驱动,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为中国石油动力装备企业建设更加智慧、更有效率、更加绿色的“未来工厂”贡献着力量。
打开APP,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大屏幕实时呈现,用户现场机组运行情况尽收眼底。
“扫个条形码,物料就可以办出库了。”在济柴动力设备物资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操作着移动终端设备,实时管理物料的配送。员工评论说:“再也不用来回跑路打单据了。”
这是济柴动力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通过产品远程监控、仓储配送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等信息化系统的搭建和应用,让人们印象中的“傻、大、笨”发动机制造工厂在5G时代变得绿色、智慧。
“智能加油机器人目前已完成样机生产,正在进行后期的设计优化”。2021年12月16日,智控成套分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李治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着力提高智能制造水平,积极推进生产智慧化、产品智控化,2021年5月,济柴动力成立了智控成套分公司,全力攻关生产制造中涉及的各类智能装备的设计和应用。作为济柴智能化发展“龙头”,智控成套分公司正全力推进智能加油机器人项目。
启航新征程,这一年,济柴动力加紧谋篇布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向智能装备制造转型,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插上了“数字翅膀”。
砥砺前行 科技创新中实现自立自强
2021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中国石油动力装备的“百年品牌”企业,济柴动力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一个核心、四轮驱动”的工作思路,即以打造“低碳、零碳”产品为核心,强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强企、新能源业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四轮驱动,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济柴动力承担的电化学高效储能、天然气压差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长距离管输等3项中国石油集团课题进展顺利;16V26/32气体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研发与应用、L20V190气体发动机燃烧技术及应用、6000千瓦地下储气库大功率注气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与应用、750千瓦超临界二氧化碳注气压缩机组设计制造技术与应用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0千瓦压裂车用175发动机完成现场工业性试验,具备市场推广条件;140产品取得国产共轨系统首个CCS认证证书,已具备与国际、国内同类发动机相抗衡的优势;国内首件超精低温重载多头螺纹丝杠完成试制加工任务,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这一年,济柴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推广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中贡献力量。
长风万里 把握机遇中构建新发展格局
“报告主题鲜明、实事求是”“报告立意高、思路新、举措实”……2021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确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1357”发展纲要,即锚定一个愿景、坚持三步走目标、实施五大战略、落实七项举措。
发展愿景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动力装备服务公司。发展目标是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以上,力争45亿元,基本实现“国内领先”;2030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力争60亿元,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2035年基本实现“国际一流”。发展战略是创新战略、市场战略、国际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
蓝图绘就,前进方向无比清晰。济柴动力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持续贯彻落实“谋划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要求,以及对公司“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作出的“既要有愿景目标与战略,也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提振员工信心”的批示,以及“加快转型升级、狠抓科技创新、强化市场营销、坚持精益生产、深化QHSE管理、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7项举措,加快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济柴动力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2022年,济柴动力将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锚定发展愿景,要更加突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追求,更加突出“动力装备”的行业特征,更加突出“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研发制造服务”的专业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规划确定的任务,聚创新之能,乘转型之势,接续奋斗,笃定前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