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国际能源署:全球氢产能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 高慧 赵旭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科技研究所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连续发布多篇关于全球氢能产业的报告:10月6日发布《2021年全球氢能产业评论》(Global Hydrogen Review 2021),并更新了《全球氢能项目数据库》(Hydrogen Projects Database);12月1日发布《2026年全球绿氢生产能否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新增扩张》(Could the green hydrogen boom lead to additional renewable capacity by 2026)。几篇报告综述了全球氢能产业发展近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观点。

    16个国家发布国家级氢能战略

    2018~2021年,全球共有16个国家发布了国家级的氢能发展战略、规划或路线图。

    各国能源资源禀赋不同,制氢来源不同。德国、法国、智利、捷克、葡萄牙、西班牙6个国家能源消费规模不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程度较高,未来的氢气来源以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为主。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荷兰等高度依赖进口天然气的国家,未来将化石能源制氢+CCUS(蓝氢)作为氢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过渡阶段。

    各国根据其工业结构和一次能源消费状况,制定了不同的氢能应用策略。在16个国家的氢能战略中,交通、电力、炼油以及除钢铁化工外的工业生产是氢能最广泛的应用领域。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将氢气出口写进了国家氢能战略。

    全球电解制氢规划产能增势强劲

    2020年,全球电解制氢项目的装机规模合计为300兆瓦,相应的氢气产能约为2.3万~4万吨,这些项目绝大多数使用电网电力。

    根据IEA《全球氢能项目数据库》中几十个国家的1317个氢能项目数据来看,到2026年,全球已规划建设的电解制氢产能规模可达到16.7吉瓦,即2021~202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23%。其中,利用已有的绿电项目进行电解制氢的产能约为8.7吉瓦,包括中国3.4吉瓦、其他亚太地区1.4吉瓦、欧洲1.4吉瓦和拉美地区2.5吉瓦;利用新建绿电项目进行电解制氢的产能约为8吉瓦,包括中国3.6吉瓦、其他亚太地区0.6吉瓦、欧洲1.9吉瓦、拉美地区1.8吉瓦、北美0.2吉瓦。中国占据2021~2026年全球电解制氢新增产能的42%。规划新建的电解制氢项目以1兆瓦~10兆瓦的小型项目为主,并且多数靠近工业项目和港口等固定式消费场所。

    电解制氢规划项目落地面临多重挑战

    虽然已有数十个国家将氢能作为未来的重要低碳技术手段,但全球规划新建的电解制氢项目仍面临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一是资金投入的不确定性。目前各国宣布的针对绿氢生产的专项资金补贴合计高达300亿美元。这些资金能否按时、按预算投入绿氢项目,尚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电解制氢项目的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在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绿氢生产成本仍然高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制氢。全球电解槽产能的扩张和绿氢项目的规模经济效应能否快速降低其生产成本,尚存在不确定性。

    三是规划建设的电解制氢项目与未来氢气需求之间不匹配。推广氢气在交通、电力、建筑、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将高度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由于新建基础设施的技术复杂度较高、管理标准尚不健全以及已有基础设施的长期锁定效应,未来氢气消费的增长速率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