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端午佳节忆屈原
    又到端午节,奔腾的汨罗江持续低吟,纪念投身怀抱的屈原。在这个特殊的时空坐标点,除了民众龙舟竞渡与享受美食外,更让人有深深的思念。

    屈原,一位以《离骚》等多篇佳作闻名于世的文化巨匠,一位以香草自喻、终身坚持操守的血性男子,一位追求美政并殚精竭虑为之奋斗的忠直良臣。在万般无奈时,他以跳江自尽的悲壮方式谢幕,也留给后人无尽的追思。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与楚王同姓芈,祖先是颛顼帝。楚王与屈原同姓,但楚王是熊氏,他则是屈氏。当时的男子称氏不称姓,于是人们就习惯性地称他屈原。

    从祖辈开始,屈氏子孙就在楚国担任要职。作为继任者,深通周礼的屈伯庸,为儿子取名“平”、字“原”,寄宿“平以法天,原以法地”之意,可见对儿子寄托了无限期待。

    屈原自幼便刻苦学习,钻研经典,以匡扶社稷、接济苍生为己任。当叔叔屈匄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父亲为国忧愤而死时,屈原更是看到了以身许国的榜样力量。成长至20岁那年,楚怀王召他入郢都,任文学侍郎之职,时间不长就升任左徒。

    左徒是楚国独有的官职,排名仅次于相当于宰相的令尹,负责国家内政外交,位高权重。屈原对内推行变法改革,主张“举贤授能”,不分出身贵贱高下,选举真正有才能的人治国安民,反对世卿世禄;对外主张“合纵”,大力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的君主齐聚楚国都城,结成联盟,并使楚怀王成为联盟首领,约定一致团结抗秦。他也因此获得楚怀王的倚重和信任。那个阶段,是屈原在政治上最耀眼的时期。

    然而,屈原的满腔热忱,触动了以公子子兰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利益。出于嫉妒和忌恨,他们编造罪证,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挑拨的人多了,楚怀王对屈原逐渐疏远,调整了他的官职,使他远离权力中心。

    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险恶环境中,屈原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继续振臂高呼,强烈反对拆散齐楚联盟而亲近秦国。可是,昏庸无道的楚怀王受南后郑袖及大夫靳尚一帮人蒙蔽与裹挟,贪图小利、听信谗言、断齐联秦,并将屈原流放。

    在流放途中,响彻着屈原壮志未酬的悲歌。但在哀伤的咏叹调里,始终伴随着高亢的呼声,那是他爱国情感的共鸣声。

    在那个时代,列国人才流动很正常,按屈原的才能声望,到哪个国家都会被欢迎并重用,屈原却在《哀郢》里写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其忠心耿耿的浓厚爱国情结,为他的道德品格抹上光辉灿烂的一笔。流放在那时的屈原,披发穿梭于田间地头、村舍祠堂,访贫问苦、叩问苍天、论道渔翁、占卜人生。在九年的时间里,他不断关注着楚国的形势,还不停地创作整理了《九歌》《九章》等传世佳作。

    在公元前278年,传来极其不幸的消息:楚都被秦军攻破,楚王不知下落。家园被毁,更无归途,屈原仰天长叹:“祖国复兴无望,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绝望中,他穿着三闾大夫衣冠,腰佩宝剑,留下惦念故土的绝笔辞《怀沙》,毫不犹豫地抱石投入滚滚的汨罗江,时年62岁。

    屈原投江后,周围民众闻讯赶来。他们划船营救,已经来不及了。这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是楚地当时的浴兰节,也称端阳节、端午节。

    为了祭祀屈原,楚人留下了赛舟救人、投粽于江的风俗。而粽子颇有寓意:棱角分明的外形,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的品格;雪白的糯米,象征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那颗红枣,则象征着屈原对楚国的赤胆忠心。

    隔着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屈原那颗爱国之心的滚烫。

    王宗昌/文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